- 黄竞仪;
<正>岳永逸的《老北京杂吧地:天桥的记忆与阐释》以其独特的“生命参与”式田野模式,深入呈现了民国时期北京天桥及天桥艺人的生存图景,在民俗学、都市人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这项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乔健主持的“传统底边社会研究”项目,承续了乔健关于晋东南乐户族群调查的学术传统,意图通过对多个特定文化群体传承人及族群文化传承的研究,尝试建构起“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”的理论,进而更深层次地认知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。
2025年04期 No.293 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485K] - 葩丽扎提·阿地里;
<正>2025年1月18日,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主办、《民间文化论坛》编辑部、《民族翻译》编辑部协办的《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》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。来自全国相关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,围绕这部蒙古文经典史诗的汉译本展开了深入研讨。《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》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“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:东方史诗的翻译与研究”的阶段性成果之一,由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玉兰副研究员和蒙古族著名翻译家哈达奇·刚合作翻译,其涵盖的两个文本即北京木刻版《格斯尔》和《隆福寺格斯尔》手抄本,是蒙古族《格斯尔》书面传统中流传最广的两个版本。
2025年04期 No.293 16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91K] - 丁红美
;
<正>为加强两岸文化认同和学术交流,推动中国民文学与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,助力中华民族优秀统文化的传承发展,5月24日,海峡两岸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论坛在福建厦门开幕。本次论坛由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,海峡两岸交流基地(厦门市石室书院)、厦门市社会科学院承办,《民族文学研究》编辑部、《民间文化论坛》编辑部协办。来自海峡两岸40余所高校、研究机构及社会组织的近80位学者,围绕“跨媒介视域中的民间文学”这一主题展开了学术交流与对话。
2025年04期 No.293 16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689K] 下载本期数据